发布日期:2025-04-12 22:37 点击次数:55
对于新型储能领域的未来发展股票配资平台网,徐光提出三个关键词。首先是动能转换。他认为,新型储能将由政策驱动转向价值驱动转变。
“‘136号文’提出,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、并网、上网等的前置条件。取消强制要求后,储能行业将从强制配储进入到盈利驱动阶段。”在他看来,峰谷价差较小、储能项目收益较低,配储动力不足区域的装机需求将回归理性;而峰谷价差大,风电光伏占比渗透率高的区域储能价值将更加凸显,储能需求更加明显。
第二个关键词是抢装周期。他表示,为争取稳定的电价收益,“136号文”将导致新增装机需求进一步前置,预计集中在5月左右爆发。
第三个关键词是光储协同。他提出,光伏配储将成为应对负电价的关键:“光伏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装机电源,但电网消纳能力有限、用电负荷不匹配等问题突出,储能是关键解决方案。当前,光伏与电化学储能成本快速下降,具备了协同发展的基础。”
徐光预计,未来的光储协同将呈现三种模式,第一种是集中式光伏+共享储能,光伏电站共享配储容量,降低配储成本;第二种是分布式光伏+用户侧储能,提升分布式自发自用比重,第三种是独立共享储能电站,实现现货套利+辅助服务双重收益。
当谈到新型储能领域面临的挑战时,徐光直言,当前以新能源配储为主体的新型储能系统,利用率显著偏低。“从大唐集团的实践来看,储能总体的能量利用系数较低,2024年全集团储能电站年平均利用系数为7.45%。商业模式明晰的火储调频储能电站的利用系数明显高于其他类型。”另一个问题是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建设明显滞后。徐光表示,煤电、燃气发电和抽水蓄能容量电价均已经出台落地,与其他灵活性资源“同质同价”的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仍然缺失。
基于此,徐光建议拉大峰谷电价差,通过价格信号引导储能在电力需求高峰时段充放电,以此可直接提高储能系统的经济收益,从而刺激运营商更频繁地参与调峰服务,增加调用次数。他还建议加快在全国范围内出台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核定细则,通过固定收益保障储能电站的基本运营成本,缓解企业因调用不足导致的投资回收压力,为长期稳定调用提供经济支撑。
最后股票配资平台网,徐光建议丰富多元化辅助服务应用场景,建立适应新型储能特性的调频市场,将响应时间指标细化至百毫秒级,开发快速功率调节服务品种:完善备用容量市场交易规则,允许储能设施通过容量预拍卖方式获取年度固定收益,推行辅助服务成本传导机制,按照“谁受益、谁承担”原则,将系统调节费用纳入终端电价疏导范围。